2022年 11月 7日

Python闭包函数

闭包函数

  • 1.闭包函数的基本概念
  • 2.闭包函数的语法
  • 3.对比正常的局部变量
  • 4.应用场景
    • 4.1 一般写法
    • 4.2 使用闭包函数
  • 5.小结:

1.闭包函数的基本概念

概念:内函数使用了外函数的局部变量,并且外函数把内函数返回出来的过程叫做闭包,这个内函数叫做闭包函数。
本质:相对于面向对象的“封装”,闭包可以理解为是函数式编程中的“封装”。
闭包函数的语法

2.闭包函数的语法

def outer():
    a = 5
    def inner(): #闭包函数
        print(a) #通过使用外部函数的变量,延长变量的使用时间
    return inner
func = outer()   #外部函数调用后,返回内部函数的地址
print(func)      #<function outer.<locals>.inner at 0x043EACD8>
func()           #通过内部函数的地址,完成内部函数的调用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
3.对比正常的局部变量

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最短,在调用结束之后,立即释放.

def func():
    a = 5
    print(a)
f = func() # f 函数的返回值
print(f.a) #AttributeError: 'NoneType'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'a' 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4.应用场景

test函数中的a,b参数不经常变化,

4.1 一般写法

#内部函数test_in中的参数c每次调用都需要重新赋值
def test(a,b,c):
    print(a*b+c)
test(1,1,2)
test(1,1,3)
test(3,5,2)
test(3,5,3)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3
4
17
18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4.2 使用闭包函数

def test(a,b):
    def test_in(c):
        print(a*b+c)
    return test_in
    
num = test(1,1)
num(2)
num(3)

num_02 = test(3,5)
num_02(2)
num_02(3)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3
4
17
18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5.小结:

  • 闭包,构建了类似面向对象中“类”的形式,目的是为了实现:“数据的封装”
  • 内部函数可以使用外部函数定义的属性,“多个外部函数”的内部函数不能相互共享数据
  • 类似于:
    • 每个外部函数调用时,开辟一块新的内存空间
    • 每个内存空间中的属性和内部函数有绑定关系